在量子通信領域,我國已是世界上最有發言權的僅有的幾個國家之一,成果斐然。
“在不需要中繼的情況下,我國的量子通信技術可以在200多公里的距離上保證流量計通信安全。在這一層面,我國是在世界上領先的。”郭光燦坦言,這項技術應用到實際層面上,安全距離可達100多公里,“我國與美國、歐洲、日本等科技發達國家水平相當”。
郭光燦是我國量子信息的理論與實驗領域的著名科學家之一,其“段-郭概率量子克隆機”被認為是“該領域最激動人心的進展之一”,“量子避錯編碼”被公認為三種不同原理編碼之一。
今年10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電磁流量計實驗室在高維量子信息存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據了解,該實驗室史保森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攜帶軌道角動量、具有空間結構的單光子脈沖在冷原子系綜中的存儲與釋放,證明了建立高維量子存儲單元的可行性,邁出了基于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關鍵一步。這項成果在線發表在著名的《自然·通訊》上。 |